大学生活被表白墙挤得满满当当,常常让浙江大学表白墙的陈忘羡觉得像在“养自己的孩子”。
“一节课的时间,就可能动辄收获99+的消息气泡。后来我不得不把手机屏幕翻过来塞到课桌下,不让自己去看手机。”
学习时自然不会开小差,但陈忘羡认为时间都是挤出来的。课间,同学们都在忙着打开视频App看综艺,她则会争分夺秒地多回几条帖子。陈忘羡一直在努力守护着这个理工人的心事聚集地。
近年来,“表白墙”风靡全国高校。很多高校都在微信公众号或QQ账号上建立了“表白墙”主页,管理者大多数都是学生,他们利用课余时间,处理各式各样的表白、征友、情感分享等信息。
表白墙上的内容往往非常欢乐,“沙雕”和“浪漫”并存。
那么,想用表白墙脱单的人,成功了吗?
身高172的女生在表白墙上丢了一句话
引来100个男生加微信
很多女孩子都希望能在大学期间拥有一段浪漫的感情经历,浙江的林雀也不例外。看着昔日好友接二连三地在朋友圈官宣,她成功化身为了柠檬精,“什么时候甜甜的恋爱才轮到我?”
然而,林雀所在的专业是典型的“阳盛阴衰”,她笑称自己平时最亲密的男性友人便是食堂的煎饼小哥了。一番思索下,她决定在学校的表白墙上发布征友投稿:本人女,身高172,欢迎勾搭。没有爆照,并只填写了身高,应该不会有很多人来加吧?她暗暗地想。
但结果证明,学校里有着强烈脱单欲望的男生还不少。发出帖子后,林雀的手机就感受到了好友消息的轮番轰炸。她仔细数了数,“足足有一百个,这可是一百个活生生的男同胞啊”。看到这些眼花缭乱的好友申请,林雀表示自己“真情实感地哭了”:
如果早一点想到表白墙,不就早一点脱单了吗?
之后整整两天,林雀都在筛选好友。看头像,排除夸张或非主流;看昵称,跳过火星文以及低俗;看主页,了解其平时动态,觉得不合适的不要……一系列精挑细选之后,林雀的目光聚焦到了20位“优质男青年”上。他们头像精致,昵称有趣,主页不乏兴趣爱好的展示。
随着双方了解的增多,林雀鼓起勇气和最投缘的几位约好了见面。然而,备受期待的“男一号”就给了林雀当头一棒。“我想象中的约会是浪漫的,比如‘在校外的街头走一走,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’。结果他却先让我陪他买一个鸡蛋灌饼。”林雀内心有些崩溃,不过还是跟着他去了。
想到男生之前的形象是热爱读书与运动,林雀便一度想以此打开话匣子。谁曾料到,男生滔滔不绝地讲了一路的手游和网剧。”当林雀努力谈及到他在网上晒的健身照以及读书照时,男生随口回答:“哦,那些啊,都是我用来装X的。”
相比于男生本来的性格,林雀更无法接受他在网上和现实中刻意塑造的形象差。买完鸡蛋灌饼,她慌忙找了借口离开了。这种无疾而终的“类恋爱”也统统映射到了接下来和其他网友的面基上。
现在,林雀终于变得坦然许多。“与其火急火燎地忙着脱单,倒不如去读书、锻炼,建立自信拓展起交际圈,卯着劲儿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。”不过,她笑言偶尔还是会拿这件事自我调侃,“还是感谢表白墙带给我这么特别的经历”。
大学表白墙上的表白,的确不乏创造发展机会征友成功的案例,但更多还是成为了茶余饭后的八卦,葬在时间里成了谜。但表白墙上的“料儿”,可远远不止“征友”。
相较于那些因一面之缘而起的情动,如今墙友们更愿意捕捉校园里的暖心场景,再欢欢喜喜地去墙上表达自己的喜欢,不断赋予表白墙别样的意义。“墙,我想表白自己舔得非常圆得冰淇淋”“墙,我很喜欢学校路口那颗海棠树,春天的时候会落满地的海棠花瓣,他美惹”“表白我们学校傍晚的小鸟”……
对此,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王晓莉苦笑,自己人生第一次上墙也激起了不小的浪花。
“人家说我踏着慵懒的步伐像只小乌龟挡了人家的道,那也是我唯一一次上我们学校的表白墙。”
墙主的业务繁忙
充当“树洞”,还要操心同学的生活
作为面向学生群体的服务号,屏幕另一端的运营者就像树洞,墙友能将很多酸和甜在那一吐为快。可供选择的匿名制是一把保护伞,让投稿人放心大胆地摘掉了面具。多年的热闹过后,“墙”们的服务功能愈发强大,他们会送上时新的校园资讯与节日祝福,还会提醒学生返校的票务信息、天气转凉时注意保暖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