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国必先强农,农强方能国强。农业科普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,为普及农业科学知识,激发兴农报国热情,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,中国科协科普部、中国农学会、光明网联合推出“科普中国·大国粮策”栏目,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,夯实农业强国建设根基。
为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投身农业强国建设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,“科普中国·大国粮策”推出“强农报国”系列视频,本期邀请青海大学校长史元春,介绍该校优势农业学科和人才培养特色。
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大学
依托“冷凉性”气候、光照充足、病虫害少等自然优势
将育种作为科研工作中的攻关重点
青海大学校长史元春介绍
学校的农牧领域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
始终以“种质资源创新”为核心开展
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
青海大学培育出的“青薯”系列有20多个品种
亩产提高250公斤以上
其中“青薯9号”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马铃薯主推品种
青海大学研发的特早熟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品种
在海拔2750米至3100米地区成功推广应用
这也是全国油菜主导品种中唯二两个春油菜品种
史元春表示
农业是国之大者
农业科技是国之重器
希望年轻人能够热爱农业和农业科技
将新农业作为职业发展的重要战场